视野就是极限

                                 

在伦敦金融中心里当了差不多快一年的白领,虽然不在投行里面干,但是在投资中介里面也学到很多。一个大马学生来到英国,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路上,难免会发现一些差别,一些想法与视野上的差别。

有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我就引用那片文章的内容来述说我的看法吧 (反正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http://mp.weixin.qq.com/s/NUo3pwzKyPJeP1dljYXcOQ


一所好学校,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真的是一辈子的。

之前我一直都觉得学校嘛,只要有心读书哪里都是一样的。可见我错了。

我在英国就读的大学是英国排名12的,在工作期间我有幸到其他著名大学 ( LSE, Queen Mary, Leeds, Warwick) 给讲座(我是助手,我老板是主讲)。在那里我见识到人能有多牛。

说设备,很多知名大学都没有我大学来的好,(我大学有多过20个Bloomberg Terminal任你用),其他的顶多只有5个左右..?既然我们的设备和学费都处于优势,那为什么我们的成绩和表现却落后人家几条街?

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是 — 环境。

在著名的大学里,我随处能看到学生在看书,写作业,在交易室里话题都和金融市场息息相关,而我们虽然有先进的设备,学生却用来看Netflix。我发现一个最为明显的差别莫过于他们发问时问题的素质,他们问的都是金融市场的现况与当前的瓶劲,反看我校大学生,有来参与讲座都算给面子了,就算有来,都是无备而来。

我不否认一个人可以自我影响,但是我更相信在同一个氛围下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更具有推动性。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我的挚交都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我们大部分的话题都围绕在以后我们要做什么,要成为怎么样的人。现在他们有的已经在世界500强公司里面工作,不然就是持有奖学金(成绩贼好)继续进修,一步一步的实现着自己的期望。

不同的氛围,不同的环境给一个人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我毕业后想开始工作,读书没有用” 和 “我想考进XX大学,进修我的专业,希望有一天我能改变世界”,前者的思路就已经选择了走向临时工,而后者将努力争取大学录取资格。

我相信一个想法只要一直被重复,不停地被提醒,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信念。信念会塑造动作,而动作将改变命运。把自己围绕在对的人群中,不但不会孤单,而且还会更积极向上。

当然我明白有些环境我们周遭可能没有,但是没有不代表不可以创造或不可以寻找。世界那么大,一定有人听得懂你的想法明白你的声音。

好的环境教给学生真正的努力和拼搏

就如以上所说的,朋友之间的鼓励和影响会带来推动力,此外我觉得明白自己和学霸/精英的差距也是我把自己推出舒适圈的原因。我看过名校出产的学生的简历,知道大行精英的作息,也看过世界第一基金会录取的基本要求。就是因为这样,我觉得现在的自己还有很多必须进步的地方。

因为我想看人外有人的人长什么样,天外有天的天是什么颜色。

我们都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做到世界首富而有些人只能平凡一生,与失业作伴?我发现精英之所以是精英是因为他们把大多数的时间投资在自己的未来上。

文中提到的Stanley,为了在投行里面有一席之真的可以算是火力全开,我敢说这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那个地步。就算文章里面的Stanley是虚构的也好,我确实见过为了达到目的地放手一搏的人。

大家在玩手机;他们在写报告,
大家在看电影;他们在看文章,
大家在泡妞打嘴炮;他们在报读额外的学习班,
大家在醉得昏迷不醒;他们在工作室里烧着恼。

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一个礼拜至少要到公司6天静修金融编码的原因 (当然我不是那种jio不出去的人,我不是socialpath) 很多人叫我get a life,我也想旋转跳跃打滚滚,但是比我更厉害的人还在努力着,我想玩,但这个时候我更想进步。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有一部美国电影《56 Up》,电影单位每7年记录一次孩子们的进展和改变,拍摄长达56年之久。

里面虽然有13名孩子没有逃脱 “精英的孩子是精英,穷人的孩子是穷人”的魔咒,但有一位孩子鲤鱼跳龙门地从寒门走到豪门。他没有靠山没有靠海更没有靠六合彩,靠的就只是一份努力和远见。

电影里我们看到在劣等环境成长的孩子们7岁时的梦想大多是 少罚站 少挨打, 而富人的孩子们的梦想大多是 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改变世界。Nick (那只鲤鱼)虽然出生寒门,但是有远大的志愿加上努力不懈,最后成功逆转命运走向人生巅峰。

每个孩子刚到这世界上都充满了无限可能,可叹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人的高度,或者说一个环境的高度取决了很多人的视线,如同围墙般,把原本无限可能的思维缩小到“平凡就好”的范围里。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妈有问过我长大后要干嘛,我说我要打工赚钱。我爸妈笑着说 “打工有什么好,要赚大钱就不能靠打工。” 

设想,要是我爸妈当时说的是 “打工好啊!以后只要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就好了。” 我现在的基准很可能就只设在白领和安稳,而后的路也就自然而然地往白领的路线走去。我很感谢我父母从小就灌输我们要去看世界的想法,因为你的世界大了,可能性就多了。我想,这就是不同想法导致的连锁反应吧。

学习学问本来就只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知识面,是一个我们和职业领域沟通的工具,而眼界则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个人可以有优越的学习成绩,可是却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个人可以有中等成绩,但却有自己的金融帝国。是努力在错的地方了吗?不是,差别是眼界,是野心,是格局,是见识,甚至可以说是当初开始学习的初心。

再说一个比较接近我生活的例子吧,我在编程的路上,起初我是编着一个自动交易程序,心想要是编得好可以月入几千美金。当我把这事和我老板 (他是金融界里挺有名气的高人)叙说的时候,他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现在是量子学的时代了,你那一个想法已经被淘汰了。” 也因为这翻对话,我确实做了一些有关的研究,发现量子学真的是大数据时代金矿的挖掘机。

你看,在我眼里月入几千美金是肥肉,在他们的眼里百万身家才是终点,要看清时代,眼光要放得够远。这,就是野心和高度反映在我身上最贴切的例子。(补充:我现在两个都有在编,同路人来PM)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测夜未眠改变着时代的人,另一种是隔天醒来发现世界已经变了的人。两者都没有错,有人选择上山看世界(或者被世界看到),有些人觉得平凡可贵。在职业的生涯里,要是你觉得空间好狭窄,前面是尽头后面是不可能,那就去看看世界吧,你的眼界会随着黑屏的散开而扩大。


世界很大,你说有什么不可能?











Comments

Other stories